—— 新闻详情
“腐植酸、黄腐酸、黑腐酸”,如果你涉足农业领域,这几个词必然熟悉;“碱化、氨化、脲基-氨化”,如果你从事腐植酸肥料行业,这几个词天天用;“羟基、羰基、活性基团”,如果你工作在腐植酸肥料企业研究所,这几个词想必不陌生。
“团粒结构,微炭技术,分解工艺”,即使你科研在国内顶尖实验室,这几个词,也不那么容易懂,而这正是山东农大在做的项目。
在6月16日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主办的培育土壤肥力产业发展论坛上,来自山东农大科技有限公司的吴钦泉讲述了山东农大在腐植酸科研方面的探索。
起家于山东农业大学校办企业的农大肥料,在创立之初,就有着深厚的科研背景。据吴主任透露,腐植酸肥料之初,市面企业的普遍做法是,把风化煤、褐煤运到工厂之后,粉碎掺入到已有肥料。“受自然氧化的低品质燃烧煤含有天然的腐植酸,具有一定肥效”,吴主任话锋一转,“但有限。未经技术活化的燃烧煤,活化腐植酸有限,对氮、磷、钾的络合作用就受到了限制,最终影响到肥效”。
“碱化、氨化、硝酸氧化、超声波处理”,吴钦泉抛出了几个山东农大的处理煤技术术语,“这些技术在增加腐植酸含量的同时,去除了煤炭中有害的金属离子”。这么多年来,农大就是从这些“经过处理活化”的腐殖酸肥起步,走进了千家万户,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腐植酸的羟基、羰基、酚羟基等活性集团,具有络合能力,具有亲水、保水力,”对腐植酸的构成及作用,吴钦泉道来如数家珍,“腐植酸主要成份是芳香烃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几千到几十万的分子量范围。”
科技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灵魂,是企业不竭前进动力的所在。在谈到山东农大腐植酸实验室最前沿的科技,吴钦泉掩饰不住兴奋之情,“自2015年起,我们农大就在与美国佛罗伦萨大学合作一个前沿的项目,目前还在推进中。”
“腐植酸+”可以说是国内企业的主攻之点,还有什么更前沿的项目呢?吴钦泉毫不讳言,“这个项目是采用分解工艺,对腐植酸进行五级分解,筛选出小分子量段腐植酸。小分子量腐植酸更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率更高”据了解,农大内部现在正开辟试验田实验这种“腐植酸分级肥料”,实验室内部实验已经结束。
客户留言
客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