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花生不是简单的就是种到地里就行了,种花生大家会感觉谁不会种呢,但是能不能种好那就说不准了。要看当地的环境怎么样?
你那边选择什么品种?是否适合当地种植?你选择种植的土壤怎么样?种植过程中水肥如何科学管理?等等,都需要做一个了解,这才是花生高产的基础。下面给大家分析一下种植花生的四大生态环境的要求,看你是否注意到了。
一、温度
花生原产于热带,属于喜温作物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要求有较高的温度条件。
1、种子发芽
已经通过休眠期的花生种子,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发芽。不同类型的品种,发芽时的最低温度要求有一定的差异,珍珠豆型和多粒型的品种为12℃,普通型和龙生型的品种为15℃,高油酸花生比普通花生高3度以上,低于这一温度时种子不能发芽。据试验测定,发芽的最适宜温度为25~37℃,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发芽最为迅速,发芽率也高;若超过37℃时,发芽速度反而降低,达到46℃时,有些品种则不能发芽。
2、开花下针
花生开花的数量规律是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但明显地受着温度高低的影响。花生开花下针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开花的适宜日平均温度为23~28℃,在这一范围内,温度与开花数量成正相关,当日平均温度低于21℃时,开花数量会显著减少,若低于19℃时,则受精过程受阻,若超过30℃时,开花数量亦会减少,尤其是受精过程会受到严重影响,成针率显著降低。
3、荚果发育
花生荚果发育所需时间的长短以及荚果发育的好坏,与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荚果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25~33℃,最低温度为15~17℃,最高温度为37~39℃。据试验测定,结果区的温度保持在30.6℃时,荚果发育最快,荚果的重量也最高,若高达38.6℃时,则荚果发育缓慢,若低于15℃时,荚果则停止发育。
二、水分
花生是比较耐旱的作物,但在整个生育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有适量的水分,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要求。总的需水趋势是幼苗期需水较少,开花下针和结荚期需水较多,生育后期荚果成熟阶段需水又较少,形成“两头少、中间多”的需水规律。
1、发芽出苗
种子发芽出苗时需要吸收充足的水分,水分不足时不能发芽。这时土壤水分以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宜,低于40%时,种子容易落干而造成缺苗,若高于80%时,则会造成土壤中的空气减少,也会降低发芽出苗率,水分过多甚至会造成烂种。出苗之后开花之前为幼苗阶段,这一阶段根系生长快,地上部的营养体较小,耗水量不多,土壤水分以田间持水量的50%~60%为宜,若低于40%时,根系生长受阻,不仅幼苗生长缓慢,而且会影响花芽的分化,若高于70%时,也会造成根系发育不良,地上部生长瘦弱,节间伸长,影响开花结果。
2、开花下针
花生开花下针阶段,既是植株营养体迅速生长的盛期,也是大量开花、下针、形成幼果、生殖生长的盛期,是花生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阶段。这一阶段土壤水分以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宜,若低于50%时,开花数量会显著减少,土壤水分过低时,甚至会造成中断开花。若土壤水分过多,排水不良,土壤通透性差,会影响根系和荚果的发育,甚至会造成植株徒长倒伏。
3、荚果发育
花生结荚至成熟阶段,植株地上部营养体的生长逐渐缓慢以至停止,需水量逐渐减少。荚果发育需要有适量的水分,土壤水分以田间持水量的50%~60%为宜,若低于40%,会影响荚果的饱满度,若高于70%,也不利于荚果的发育,甚至会造成烂果减产据试验分析,在花生生育的全过程中,每生产1kg干物质,需要耗水450kg左右。套种或夏直播的珍珠豆型花生品种生育期较短而且生育期间雨水多、湿度大,其耗水量一般比春播大花生要少。
三、光照
花生是属于短日照作物,但一般来说,花生对光照的要求并不太严格。据中山大学傅家瑞等的试验研究,日照时间的长短对花生的开花过程有一定的影响,短日照处理能使盛花期提前,但总开花数量略有减少的趋势,因为由于短日照处理可以促进早开花,而营养体生长受到定的抑制,所以造成开花数量的减少。另据试验,不同类型的花生品种对日照的敏感性有定的差异。
四、土壤
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实的作物,对土壤的要求是以耕作层疏松、活土层深厚的砂壤土最为适宜。根据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的研究测定,高产地块,其土体结构是全土层厚度在50cm以上,熟化的耕作层在30cm左右,结荚层是松软的砂壤土。土壤质地是0~10cm为粉砂壤土至砾砂壤土;10~30cm为粉砂壤土至砂粘壤土;30~50cm为粉砂粘壤土至砂粘壤土。这样的土体结构;其毛管孔隙上小下大,非毛管孔隙上大下小,上层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能良好,昼夜温差大,下层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强,热容量高,使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得到协调统一,有利于花生生长和荚果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