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腐植酸的类型来看,主要有生物发酵腐植酸、化学合成腐植酸和氧化再生腐植酸。它们的原料来源十分广阔,如农作物秸杆、木屑、制糖废渣、棣陛渣、酿酒废液、造纸废液、动物粪便等各种可充分利用的农副产品和可再生的工业原料废弃物。虽然,“人造腐植酸”与“土壤腐殖酸“十分相似,但它们的稳定性有很大差别。

l、生物发酵腐植酸
目前,在生物发酵腐植酸的产品中,以发酵生产黄腐植酸的商品化程度最高。黄腐酸是腐植酸中的精华。腐植酸是大分子有机酸,而其中的黄腐酸却是小分子,活性又好,因而发酵黄腐酸产品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最为广阔。生物发酵腐植酸或黄腐酸,是人们模拟天然腐植酸的生成过程,特别是泥炭腐植酸生成的前期过程,通过接种发酵而提取。
用纤维分解菌分解木质-碳水化合物(糖类、纤维、植物废料、木材等)可制成腐植酸或黄腐酸。某些微生物如放线菌、青霉菌、假单胞菌、真菌、曲霉菌也可通过生物化学作用合成腐植酸。例如,有人用甘油、硝酸盐作培养基质,用放线菌合成腐植酸或黄腐酸,其中的氮有40%以上是以胺和氨基酸形态存在的。也有人将曲霉菌放在葡萄糖培养基中进行生化作用,发现生成酚、肤和氨基酸,并进一步缩合形成腐植酸或黄腐酸。
2、化学合成腐植酸
国外不少人模拟天然腐植酸生成过程,采用多元酚、目队碳水化合物、尿素,或木质素与含氮有机物(蛋白质等)进行氧化-缩合反应合成腐植酸,所用介质为酸碱、醇氨水,催化剂为金属离子、氧化铁等。
3、氧化再生腐植酸
不含腐植酸的煤炭及木质-纤维物质在氧化剂(硝酸、臭氧、空气氧、高猛酸钾、过氧化氢、过硫酸盐等)作用下可生成“再生腐植酸",但反应条件很苛刻(如强酸、强碱、高温、高压)。
从上述“天然腐植酸”和“人造腐植酸”两大分类中的各主要类别来看,已经形成规模化、商品化、系列化开发应用的还是“天然腐植酸”中的"煤炭腐植酸"。在“人造腐植酸”中,已经形成优势产业的主要是“发酵黄腐植酸"。由此说明,无论是"煤炭腐植酸",还是“发酵黄腐植酸",它们都引领着腐植酸类产品的开发方向,其发展前景十分看好。